織影者

作者:js

發佈日期:2025-06-07 16:09:40


翻譯

在一個被稱為「永光之城」埃提利亞的地方,沒有黑夜。

城市的中央高塔上懸浮著一顆巨大的「日核」,它日夜不息地散發著穩定、純淨的光芒,將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照得纖毫畢現。城裡的居民以此為傲,他們相信光代表著真理、進步與完美,而陰影則是蒙昧、瑕疵與軟弱的象徵。因此,他們將所有建築都建造成圓滑的曲線,用最光亮的白石鋪路,甚至連衣物都織入了發光的絲線。

在這樣一座城市裡,住著一位名叫莉娜的「織影者」。

她的工作被視為最卑微、最無用的行當。當其他人都在歌頌光芒時,莉娜卻在那些被遺忘的角落——橋墩下、雕像背後、厚牆之內——收集著僅存的、稀薄的影子。她用特製的絲線,將這些稍縱即逝的幽暗紡織成布料。她的布料柔軟、深邃,有著一種奇特的、能安撫人心的靜謐。但城裡沒人需要它,因為影子是他們急於擺脫的東西。

莉娜獨自住在城牆邊緣一座低矮的石屋裡,那是全城唯一允許存在些許陰影的地方。她用自己織出的影布做成窗簾、掛毯和衣袍。在她的屋子裡,光與影交織共舞,物件的輪廓柔和而富有層次,空氣中流動著一種城裡早已絕跡的安寧。

然而,埃提利亞的光芒開始出現問題。 起初,沒人察覺。但漸漸地,人們發現日核的光芒雖然依舊熾烈,卻失去了一種說不出的「溫度」。光線變得僵硬、刺眼,像無數冰冷的針。城裡的花朵雖然依舊開放,卻失去了香氣;藝術家的畫作雖然色彩鮮明,卻顯得平板而沒有靈魂;居民們的臉上掛著永不疲倦的微笑,眼神卻透露出一種深層的空洞與焦躁。城市患上了一種「光之疲憊症」。 長老們試圖解決這個問題。他們為日核輸入了更多的能量,讓它變得更加明亮。但情況卻惡化了,光芒變得愈發具有侵略性,甚至讓一些人無法安眠。整個城市像一根被拉到極致的琴弦,瀕臨斷裂。

在束手無策之際,一位最年長的檔案管理員,在泛黃的古籍中找到了一段模糊的記載:「當光失去靈魂,需以夜為其滋養。」 沒有人懂這句話的意思,因為他們早已不知「夜」為何物。絕望之下,有人想起了那個與影子為伍的怪人——莉娜。

長老們帶著懷疑與一絲傲慢來到莉娜的石屋。當他們踏入那片柔和的光影中時,焦躁的心竟奇蹟般地平靜下來。他們看見莉娜正坐在織布機前,雙手輕盈地穿梭,將一縷縷幽暗織入布中。

「日核正在枯萎。」長老們開門見山地說,「它需要休息,需要黑暗。我們需要妳,織影者。」

莉娜沒有說話,只是停下手中的活,回頭望著他們。她的眼神平靜如深潭,彷彿早已預見了這一切。

她帶著自己最大、最完美的一幅作品——一塊耗費數年織成的、純粹由最深沉的影子構成的巨大掛毯——跟隨長老們來到中央高塔。那塊布料沒有任何圖案,卻彷彿包含了世間所有的靜謐與神秘。

當莉娜站在發出刺眼光芒的日核前時,全城的目光都聚焦於此。她沒有絲毫猶豫,將巨大的影布奮力一揚。那塊布料像一隻溫柔的巨鳥,緩緩展開,輕柔地覆蓋在日核之上。 那一刻,埃提利亞的光芒消失了。

有史以來第一次,城市陷入了徹底的黑暗。恐懼的驚呼聲此起彼伏,但很快便平息了。因為取代恐懼的,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奇異感受。人們抬起頭,看見了被遺忘無數世代的景象——夜空中,點點繁星如鑽石般閃爍,一輪銀色的月亮掛在天際,灑下清冷而溫柔的光輝。

城市不再是那個一覽無遺的平面,建築在月光下投射出長長的、柔和的影子,賦予了街道深度與神秘感。人們第一次發現,鄰居家窗戶透出的燈火是如此溫暖;第一次聽見,風拂過屋頂的聲音是如此清晰;第一次感覺到,一種發自內心的、渴望安睡的疲倦。 那天晚上,整個埃提利亞睡得無比香甜,做著斑斕的夢。

第二天清晨,當莉娜輕輕揭開影布時,日核再次綻放出光芒。但這次的光,不再冰冷僵硬,而是充滿了生命的暖意。它溫柔地喚醒萬物,讓花朵散發出濃郁的芬芳,讓溪水閃爍著靈動的波光。

莉娜默默地收起她的影布,轉身準備離開。長老們沒有說話,只是深深地向她鞠了一躬。

她回到了城牆邊緣的石屋,繼續著她的工作。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從前,但有些東西卻永遠地改變了。 如今的埃提利亞,依舊是一座光輝的城市。但每天當日核運行到最疲憊的時刻,長老們便會派人來到莉娜的門前,恭敬地借走那塊巨大的影布,為日核披上一段短暫的「黑夜」。

而城裡的人們,也開始學會欣賞光與影的舞蹈。他們不再將所有牆壁都刷得純白,有些家庭甚至會掛上一小塊樸素的影布作為裝飾。偶爾,會有孩子跑到莉娜的窗前,好奇地窺探那個能織出安寧與夢境的世界。

莉娜依舊沉默寡言,日復一日地坐在她的織布機前。她的手指輕巧地捻起一縷影子,將它溫柔地織入永恆的寧靜之中。窗外,陽光正好,在她的地板上投下了一片美麗而深邃的陰影。